开放课堂

  • 开放课堂

南开大学文博考古实验教学中心开设了多门面对全校学生的公开课程,如《中国古代陶瓷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田野考古学通论》、《文博应用技术》、《科技考古学概论》、《文化人类学》等开放课程,选修学生除了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外,还有较多的其他外专业学生,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系学生,部分课程如《科技考古学概论》、《文化人类学》等课程的外专业选修比例达到了三分之一。

 

一、《中国古代陶瓷器》 精品课程

课程按不同时代和窑口(产地)全面、系统地讲述中国古代陶瓷器,特别是汉晋至明清时期历代瓷器的基本特征,把中国历代瓷器发展变化的历史划分成6个特色比较突出的阶段,同时阐释了不同产品时代和窑口鉴定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对于古代陶瓷器的主要品种之特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于中国古代重点窑场的产品能够掌握其胎、釉、造型、装饰、装烧工艺等外观特征,并能基本准确判断其产地和时代。

网上课堂: http://history.nankai.edu.cn/ASPWEB/program4/homepage.htm  

 

二、《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精品课程

课程通过讲授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物质文化及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论体系,建设理论框架。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对这一较长历史时期的物质文化内容及其社会内涵等有所认识,对农业、手工业、城市、聚落、物质生活面貌、社会生产及生活状况、各时期不同民族物质文化概况、对外物质文化交流等有全面认识。在学习课程后,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产生热爱,树立民族自豪感。学习过程中,除基本内容外,还要讲解与物质文化相关的社会内容及其他内容、内涵。同时该课程还要促使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考古资料进行物质文化研究工作。

网上课堂:网址暂缺

 

三、《田野考古学》课程

课程依托中心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实验室资源,将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手段,如GPS、全站仪等调查设备现场使用、“洛阳”铲和手铲等发掘工具使用、发掘探方布置、墓葬等遗迹判定和发掘流程、考古现场样品提取等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广泛的普及,极大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科技考古学概论》

课程依托中心科技考古实验,将自然科学分析手段引进文博考古教学和研究。在课程中,学生将与陶瓷器样本、人体和动植物骨骼模型等近距离接触,通过从土壤中提取孢粉、植硅体和淀粉粒、观察植物微体化石等试验,了解古代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状态,增进学生对体质人类学和动植物考古的认识。课程实验属于交叉学科的研究,对文理科学生均可开放。学生可通过首页“开放管理”栏目中的“实验室开放”进行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