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针对不同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确定相应的课程目标、教学时数,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目前,中心已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24门课程,其中实验课程15个,共设置实验项目84项。具体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如下表:
中心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一览表
实验课程 | 编号 | 实验项目 | 指导教师 | 项目类型 | 能力培养 | 《田野考古》 《中国考古》 《中国考古学概论》 《外国考古学概论》 | 1 | 考古调查 | 刘尊志 | 综合性 | 田野考古调查能力,以及发掘过程中对遗迹的判断、清理、绘图、描述、摄影等技能 | 2 | 考古出土陶器的室内整理 | 刘尊志 | 综合性 | 3 | 考古钻探 | 刘尊志 | 综合性 | 4 | 考古绘图 | 刘尊志 | 综合性 | 5 | 考古发掘 | 刘尊志 | 综合性 | 6 | 器物描述 | 刘尊志 | 综合性 | 7 | 特殊遗存的清理与提取 | 刘尊志 | 综合性 | 8 | 古代陵墓布局调查 | 刘尊志 | 综合性 | 9 | 考古遗迹判断与发掘 | 刘尊志 | 综合性 | 《文博应用技术》 | 10 | PS考古绘图 | 刘尊志 | 综合性 | 不同考古出土或馆藏文物的修复、保护、绘图、摄影、拓片制作等基本技能,是文博考古学科基本技能 | 11 | 古钱币鉴定 | 刘尊志 | 设计性 | 12 | 古钱币除锈 | 刘尊志 | 设计性 | 13 | 文物遗产数码照片的后处理 | 陈畅 | 设计性 | 14 | GPS考古测绘 | 张国文 | 综合性 | 15 | 考古测量 | 刘尊志 | 综合性 | 16 | 遗迹拍摄 | 刘尊志 | 综合性 | 17 | 遗物拍摄 | 刘尊志 | 综合性 | 18 | 文物标本的静态拍摄 | 陈畅 | 综合性 | 19 | 文物拓片制作 | 刘尊志 | 设计性 | 20 | 古陶瓷修复 | 袁胜文 | 综合性 | 21 | 青铜器修复与保护 | 张国文 | 综合性 | 22 | 钱范制作 | 张国文 | 设计性 | 《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与鉴定》 | 23 | 青铜器鉴定 | 贾洪波 | 综合性 | 青铜器鉴定与分析技能 | 《中国古代青铜器》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 24 | 青铜器陶范制作 | 贾洪波 | 设计性 | 25 | 青铜器纹饰观察与制作 | 贾洪波 | 综合性 | 26 | 青铜器纹饰的类型学分析 | 贾洪波 | 综合性 | 《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 27 | 古代建筑模型制作 | 贾洪波 | 创新性 | 古建筑绘图、观察技能 | 28 | 古代建筑结构观察 | 贾洪波 | 综合性 | 29 | 古代建筑绘图 | 贾洪波 | 设计性 | 《中国古代石刻》 | 30 | 石料选择与石刻制作 | 刘尊志 | 设计性 | 古代石刻和石器绘图、制作、观察及残留物提取等技能 | 31 | 石器的类型学分析 | 张国文 | 综合性 | 《旧石器时代考古》 《新石器时代考古》 | 32 | 石器微痕观察 | 张国文 | 创新性 | 33 | 打制石器的制作 | 张国文 | 设计性 | 34 | 磨制石器的制作 | 张国文 | 设计性 | 35 | 石器残留物的提取 | 张国文 | 创新性 | 《中国古代玉器》 | 36 | 玉器的类型学分析 | 袁胜文 | 综合性 | 玉器观察、鉴定等技能 | 37 | 玉料分类 | 袁胜文 | 综合性 | 38 | 玉器微痕观察 | 袁胜文 | 创新性 | 39 | 玉器的制作工艺 | 袁胜文 | 综合性 | 《中国古代玉器研究与鉴定》 | 40 | 玉器鉴定 | 袁胜文 | 设计性 | 《科技考古学概论》 | 41 | 陶器的成分分析 | 张国文 | 创新性 | 对陶窑址调查,以及古代陶器绘图、测温、观察及残留物提取技能 | 42 | 陶器的烧成温度分析 | 张国文 | 创新性 | 43 | 陶器的吸水率和气孔率测试 | 张国文 | 创新性 | 44 | 陶器残留物的提取 | 张国文 | 创新性 | 《中国古代陶瓷器》 | 45 | 陶器的烧制 | 袁胜文 | 综合性 | 46 | 陶器的纹饰观察与绘图 | 袁胜文 | 设计性 | 47 | 窑址的调查 | 袁胜文 | 综合性 | 《科技考古学概论》 | 48 | 瓷器烧成温度 | 张国文 | 创新性 | 对瓷窑调查,以及瓷器绘图、观察、鉴定、成分分析和残留物提取等技能 | 49 | 瓷器的吸水率和气孔率测试 | 张国文 | 创新性 | 50 | 瓷器的成分分析 | 张国文 | 创新性 | 《中国古代陶瓷器研究与鉴定》 | 51 | 瓷器鉴定 | 刘毅 | 设计性 | 《中国古代陶瓷器》 | 52 | 瓷器的类型学分析 | 刘毅 | 综合性 | 53 | 瓷器的纹饰观察与绘图 | 刘毅 | 综合性 | 54 | 瓷器保藏与时代鉴定 | 刘毅 | 设计性 | 55 | 瓷器的烧制 | 刘毅 | 综合性 | 《文化遗产概论》 | 56 | 窑址的调查 | 刘毅 | 综合性 | 《中国古代家具》 | 57 | 家具样式观察与分类 | 贾洪波、杨东明 | 综合性 | 古代家具观察与分类、鉴定及绘图等技能 | 58 | 家具绘图 | 贾洪波、杨东明 | 综合性 | 59 | 木料鉴别与分类 | 贾洪波、杨东明 | 设计性 | 60 | 家具纹饰的观察与绘图 | 贾洪波、杨东明 | 综合性 | 《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与实践》 | 61 | 展柜陈列与开放陈列的制作形式 | 刘毅、黄春雨 | 设计性 | 博物馆陈列设计、藏品管理等技能 | 《西方博物馆学概论》 《博物馆学概论》 | 62 | 展品复制 | 刘毅、黄春雨 | 设计性 | 《博物馆藏品管理》 | 63 | 编目卡制作 | 刘毅、黄春雨 | 设计性 | 《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与实践》 | 64 | 博物馆建筑条件与参观内容和参观路线 | 刘毅、黄春雨 | 设计性 | 《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与实践》 | 65 | 陈列环境、展览主题与中心展品的设计关系 | 刘毅、黄春雨 | 设计性 | 《科技考古学概论》 (动物考古) | 66 | 骨器微痕观察 | 张国文 | 创新性 | 动物骨骼鉴定和微痕观察等技能 | 67 | 骨骼样品的提取 | 张国文 | 创新性 | 68 | 骨器制作 | 张国文 | 设计性 | 69 | 考古出土动物骨骼鉴定 | 张国文 | 综合性 | 《科技考古学概论》 (植物考古) | 70 | 土壤浮选 | 张国文 | 创新性 | 植物浮选、植物化石提取和观察、鉴定等技能 | 71 | 淀粉粒提取 | 张国文 | 创新性 | 72 | 植物硅酸体的提取 | 张国文 | 创新性 | 73 | 植物淀粉粒和植硅体的显微观察 | 张国文 | 设计性 | 74 | 植物大化石遗存的采集 | 张国文 | 创新性 | 科技考古学概论 (体质人类学) | 75 | 人骨性别、年龄判断 | 张国文 | 设计性 | 体质人类学基本技能 | 76 | 人骨病理学观察 | 张国文 | 创新性 | 77 | 人体骨骼形态观察与绘图 | 张国文 | 设计性 | 《科技考古学概论》 (生物考古) | 78 | 骨骼胶原蛋白的提取 | 张国文 | 设计性 | 骨胶原提取、牙齿分析等科技考古前处理和分析技能 | 79 | 骨骼的切割与打磨 | 张国文 | 设计性 | 80 | 人和动物食物结构分析 | 张国文 | 创新性 | 81 | 牙齿科技考古分析 | 张国文 | 设计性 | 82 | 古代人和动物牙齿结石的提取 | 张国文 | 创新性 | 《西方博物馆学概论》 | 83 | 博物馆宣传材料制作 | 刘毅、黄春雨 | 设计性 | 公众考古宣教技能 | 《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 | 84 | 博物馆讲解 | 刘毅、黄春雨 | 设计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