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县小毛庄发现7座汉墓 我中心两位老师赴现场参观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9-24浏览次数:28

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近日在蓟县发掘出7座东汉墓葬,其中2号墓室被确认为天津地区发现的两汉时期最高级别的墓葬。

从今年4月份开始,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在蓟县城东小毛庄一建设工地进行考古发掘,现场清理出26座古墓。包括明清墓葬13座、东汉墓葬7座、西汉墓葬5座、战国时期墓葬1座。其中2号墓室和6号墓室出土陶、铜、漆、玉等质地文物标本200余件,出土文物中彩绘陶器、釉陶器、鎏金铜饰占有较大比重。

此次发掘的东汉时期的墓葬形制不一,规模较大。墓葬2号墓室东西宽12.2米,南北总长(带墓道)28.8米,其带方形回廊的“甲”字形石室墓和墓室中出土的铜缕玉衣残片,以及墓门上画像石的雕刻技法,都可证明该墓葬为东汉早期列侯等级的墓葬。

据考古专家介绍,7座东汉墓葬的形制各有特点。2号墓室由主室、前室、侧室、方形回廊及墓道组成,为竖穴土坑的砖石结构,方形回廊包围三室。2号墓室墓葬结构形制独特,是迄今为止天津地区发现的两汉时期最高级别的墓葬,也是目前已知全国唯一使用方形藏椁的列侯等级墓葬。

2号墓外,6号墓为经过多次改建使用的墓葬。在其墓门中,一块石条上所刻“鲁国仪稚文所造作、广阳刘淑度、上尚、田仲”等文字,被认为是修造墓葬的工匠名字。从其提到的鲁国、广阳等籍贯说明,墓葬的修建应该是东汉中央政府召集各郡国工匠所修,此刻石也是天津首次发现带籍贯和人名的东汉刻石。

我中心刘尊志老师和贾洪波老师前往发掘工地,老师们认真考察发掘墓葬的情况,并与考古队员进行详细地沟通与交流,并针对墓葬时代和母猪归属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